你會生氣嗎?但其他人真的都在惹毛你!生氣是本能,動怒抓狂又發火是選擇,高情商的人都懂得「先暫停」喘口氣優先
- 侑霖 蔡
- 11月5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那是一場原本應該30分鐘結束的會議。一位同事硬是拖成兩個小時,還在報告裡講錯數據。我當場糾正,他卻回了一句:「喔,那是你沒更新到最新版本。」語氣裡帶著輕蔑。

我能感覺到胸口的火瞬間燒起來——腦子裡開始浮現各種「狠話」版本,但就在我要開口那一秒,我停住了。
一、那天,我在會議上差點爆炸
因為我知道,一旦我回嘴,整場會議就變成情緒戰場。我不是不想罵,而是明白——生氣是一秒的快感,但後果是幾天的後悔。會後,我沒有再辯解,只是靜靜地發封郵件,附上正確數據與備註。三天後,主管回信稱讚:「感謝你冷靜處理,讓團隊能專注在結果。」
那一刻我才徹底理解,高EQ的關鍵不在「不生氣」,而在於懂得「暫停」——在情緒要爆發的瞬間,先收住自己。
二、現代人不是不理性,而是「太忙沒時間冷靜」
這世代最難的是:我們24小時被干擾。訊息跳不停、工作被打斷、生活節奏超載。你以為自己在「處理事情」,其實在「被事情推著走」。
於是我們變成:
堵車時罵司機。
同事慢回信就覺得他不尊重你。
客戶臨時改需求就想摔筆電。
家人多問一句就覺得被質疑。
問題不是世界太煩,而是你的容忍池太淺。你沒空思考,只剩反應。
但高EQ的人知道:「情緒不該是第一個反應,而是最後的決定。」情緒本身無罪,但未經處理的情緒,會讓你成為別人劇本裡的工具人。
三、你以為自己在「講道理」,其實只是「情緒在發洩」
我們常自以為理直氣壯。「我不是生氣,是他太沒禮貌。」「我不是衝動,是事情真的離譜。」但請誠實問自己一句:你是在解決問題,還是在贏得那口氣?
情緒有三個層次:
反射層:立即反應(罵人、頂嘴、摔東西)
思考層:意識到自己在氣什麼
行動層:選擇用理性處理
大多數人永遠卡在第一層。高EQ的人,會在第二層「按暫停鍵」。
我也發現到,他們不是天生溫柔,而是練出一種習慣:
「我先不說,因為我現在說的,都不是我真想說的。」
四、EQ高的人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懂「延遲反應」
這個時代很推「做自己」,但很多人誤會「做自己」=「想罵就罵、想哭就哭」。
真正的成熟,是你能選擇何時表達情緒、用什麼方式表達。高EQ不是壓抑,而是「延遲」。他們懂得給情緒一個緩衝區。這就像電腦快當機時,你不會猛拍螢幕,而是重啟系統。情緒也是——當你快爆炸,請先「重啟」。
高EQ的「暫停」有三種:
暫停嘴巴:先別說話,因為語言是最容易誤傷的武器。
暫停思緒:問自己:「我氣的是他,還是我自己?」
暫停行動:在想發訊息、回話、開嗆前,離開那個場域。
五、為什麼你越壓抑越容易爆?
因為你「假理性」。很多人表面冷靜,內心早已氣炸。這種人最容易在不該的場合「情緒泄洪」。真正穩定的人,不是壓下情緒,而是消化它。
他們會:
寫下當下的怒氣來源。
找信任的對象私下傾訴。
用運動、寫作、散步,把能量轉化。
情緒就像垃圾,不清理會發臭。只是高EQ的人懂得分類:什麼該說、什麼該放、什麼該轉。
六、學會「暫停」的五個實際練習
情緒三秒規則
當你感到被冒犯、被攻擊時,不要立刻回應。深吸氣三秒,讓理智趕上情緒。這三秒,會是你與後悔之間的界線。
用問題取代反應
當你想反駁時,換成一句:「你為什麼這麼覺得?」這句話會把焦點從「攻擊」轉為「理解」。而對方也會在這過程中冷靜下來。
用「我」開頭,而不是「你」
別說「你很沒禮貌」,改成「我有點不舒服」。語言的轉換,能讓衝突從防禦變對話。
設立情緒出口
找固定方式消化壓力,例如健身、跑步、整理。身體動起來,情緒就流動。高EQ不是不生氣,而是懂得「不在別人身上解氣」。
養成「延遲回覆」習慣
面對讓你不爽的訊息或郵件,不要立刻回。先存草稿,隔天再看。90%的怒氣,隔天都會自動降溫。
七、別再美化「情緒真實」,因為代價太高
我們這代人常被「真實」洗腦。「我就是這樣,有話直說,有錯嗎?」有錯。因為「真實」不是不經思考,而是經過選擇。有些人以為自己情緒真誠,其實只是情緒幼稚。你不會因為誠實就被尊重,你會因為有分寸而被信任。
高EQ的人知道——情緒是訊號,不是武器。發火能讓你贏一時,理智才能贏全局。
八、別讓別人決定你的一天
當你為別人的一句話氣到整晚睡不著時,你就把「情緒主導權」交出去了。對方一句話,你的心就被他操控,那代表你不是在活,而是在被遙控。
高EQ的核心,就是奪回這個權力。你不必每次都反應、每次都辯解。因為你越懂得「不回應」,別人就越難控制你。
這不是退讓,而是自尊的一種體現。你不是忍,而是懂得「什麼值得動怒、什麼不值得」。
九、讓情緒為你服務,而不是害你失分
在職場、家庭、人際中,每個情緒的出手都會有代價。生氣沒錯,但你得知道:生氣的時候你說的每一句話,都可能被放大十倍記住。
高EQ的人會善用情緒:
在談判中,用沉默壓力取代怒吼。
在關係中,用冷靜表達界線。
在困境中,把不爽轉成動力。
你可以生氣,但不能讓情緒毀掉你的信用。
十、成熟不是不生氣,而是懂得何時不值得生氣
我現在仍會生氣,但我懂得留給值得的人、值得的事。因為每一次發火,都會耗掉你一天的能量。當你學會「暫停」,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沒那麼惹人厭,只是你以前太快給反應。
情緒不該被壓抑,但更不該被濫用。高EQ不是天生,而是每天練出來的選擇。
開心過一天是福,不開心鬱悶過一天是內損身心健康,那你要懂得:
生氣是本能,發火是選擇。會暫停的人,才是真正掌控情緒的人。
